绿企链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打造百姓身边的“健身乐园”

   2022-07-06 1450
核心提示:破解健身场地不足痛点,需要在做大增量、盘活存量上持续发力打造百姓身边的“健身乐园”“因为这个公园,我们特地建了一个球友群,想踢球可以随时约!”在北京市海淀区阜石路南侧的绿地公园体育场,王光辉和几位球友

破解健身场地不足痛点,需要在做大增量、盘活存量上持续发力 

打造百姓身边的“健身乐园”

“因为这个公园,我们特地建了一个球友群,想踢球可以随时约!”在北京市海淀区阜石路南侧的绿地公园体育场,王光辉和几位球友正切磋着球技……这片总占地面积达5700余平方米,各类健身设施齐备的社区公园,是王光辉和周边居民们最喜欢的健身“打卡地”。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趋稳,近日北京线下健身逐渐热络起来,各类体育场馆和公园绿地随处可见正在锻炼的市民朋友。在不断增加的健身需求面前,如何在类似于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不断扩大体育健身场地,破解健身场地不足的痛点,成为能否推动全民健身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上文所提到的绿地公园,正是北京推进“公园体育化”,弥补全民健身场地不足的有效举措之一。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回龙观—天通苑地区,由于人口稠密,健身场地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为此,昌平区体育局副局长杜新朝表示,全民健身首先要解决“有地方去”的问题,“这几年,我们一直以人口密集地区为重点,见缝插针地新建全民健身场地并更新健身器材,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运动需求。”

记者了解到,近三年来,昌平在回天地区除建设体育公园外,还建有专项活动场地57片、健走步道15.3公里,添置全民健身路径器材136套、更新路径器材235套。这些场地设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居民健身无处可去的问题。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回龙观至上地自行车专用路等场地,已成为京城全民健身的靓丽名片。

除了昌平区,北京市其他各区也在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地增加全民健身场地。例如,考虑到跑步是门槛最低、参与度较高的全民健身项目,西城区把目光放在了西二环沿护城河的滨水步道上,将其改造成为一段8公里的塑胶健走步道。

根据《北京市2022年群众体育重点工作安排》, 2022年,北京市将复合利用城市已有空间资源,新建100处足球场、篮球场等体育健身活动场所,维护更新1000处室外公共体育设施,补齐场地设施短板。

在做大增量的同时,盘活存量也是解决健身场地不足的又一重要手段。

“现在新建的小区一般都有配套的健身设施,但是像我们这种老小区以前就没有。”北京市龙乡小区的赵大爷对记者说。为此,街道社区通过利用小区细碎空地,见缝插针地设置健身设施,尤其是适合老年人运动的器材,进一步挖掘社区“边角料”健身空间,不断满足居民健身需求。

记者了解到,除了北京,全国多地也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老旧厂房、城市疏解腾退空间等城市的“金角银边”,建设嵌入式体育设施,不断拓展公共体育场地。

今年以来,重庆多个老旧小区都装上了智能柔推器、漫步机等智能健身器材,可实时呈现运动数据,方便居民直观了解实时运动状态,准确掌握个人运动信息和训练效果。

浙江衢州新建的全民健身中心,一年以前还是个闲置的粮仓。衢州通过改建、局部拆除、整体运营规划,将这里打造成为总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的全民体育健身中心。

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体育场地共397.14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41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近四成。今后一段时间,要实现体育场地总量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进一步跃升,需要在做大增量、盘活存量上持续发力。

为此,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建言,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要补短板,向群众身边倾斜,打造群众身边的“健身乐园”。“要优先在人口密度大、体育设施供需矛盾突出的位置布局,合理规划建设公共体育场和健身中心等设施,加强乡镇街道健身场地器材配备,构建多层级健身设施网络,支持社会力量建设健身场所。”

 
举报收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bjysw168.com/news/show.php?itemid=1112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新闻速递
  • bjysw168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速递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