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企链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疏肝安神导引方缓解视疲劳

   2022-11-09 1660
核心提示: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改变,青少年长时间伏案学习,忽视了用眼卫生;白领人群长期面对屏幕,容易产生视疲劳;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被手机吸引,成了“银发低头族”,进一步加剧了眼部功能老化。中医素来注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改变,青少年长时间伏案学习,忽视了用眼卫生;白领人群长期面对屏幕,容易产生视疲劳;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被手机吸引,成了“银发低头族”,进一步加剧了眼部功能老化。

中医素来注重疏肝气以明目,认为“肝开窍于目,受血而能视”,每日以导引之法疏导肝经,使气血调达,濡养双目,可有效缓解视疲劳。《养正四要》指出:“目者,神之舍也,目宜常瞑,瞑则不昏。”精、气、神乃人身三宝,其中又以神最为特殊,无法滋补,只能安养。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建议每隔1小时,用3分钟时间冥心养神,不但能缓解视疲劳,还能改善眼干涩、提高专注力。宋代大儒朱熹倡导半日读书,半日静坐,也是认为心静神定,则学习工作可事半功倍。

疏肝、安神二则导引方选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诊疗法(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和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导引法(坐姿八段锦导引法)”,有调达肝气以明目、握固冥心以凝神的作用。此二方不受练习场地和时间限制,简单易学,非常适合“两白一少”(白发、白领、青少年)人群学习使用。

疏肝明目导引方

此方出自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中的“卧虎扑食势”。中医学认为,肝开窍于目,受血而能视。导引此势可疏导足厥阴肝经,有助于调达肝气、濡养双目,起到疏肝明目之功效。

△疏肝明目导引方

分解演示

动作1(图1):松静站立。咬牙,舌抵上腭,双目平视,调匀鼻息。

动作2(图2~4):右脚向前跨一大步,两手呈虎爪状,向前扑出。两手十指拄地,重心前移至手指和脚趾。肩背平直,抬头,张口,怒目。

动作3(图5):重心前后移动,向后吸气蓄力、向前吐气开声,虎啸七次,呈卧虎扑食右势。

动作4(图6~9):右脚收回,慢慢起身,两手掌心相对向上导引。举过头顶后,握拳。慢慢向下导引至肋间。依次放松肩、肘、腕、手指。恢复松静站立。

然后行卧虎扑食左势,左势与右势相同,唯动作相反。左右各7次为1组。

要点提示

1.导引势要求抬头,肩背平直,以大脚趾为驱动力,向前导引成扑食势,以调达肝气上行,滋养双目。

2.导引此势时,可配合龇牙咧嘴表情,锻炼面部肌肉神经。

3.年老体弱者在习练时,如存在下腰困难,可采取图10~11之法进行替代习练。动作要领:呈弓步,两手扶膝,重心移至前腿,抬头、张口、怒目,呈卧虎扑食势。重心前后移动7次。

4.导引时机:形疲神乏、心烦意乱时,行疏肝明目导引方2组,有助于疏肝理气、调节情志、滋养双目。

握固安神导引方

此方出自坐姿八段锦导引法中的“握固冥心坐”。导引此势,握固以安神,冥心以养神,叩齿以集神,有助于舒缓情志,颐养精神,缓解视疲劳。

△握固安神导引方

分解演示

动作1(图12):垂腿端坐,调匀鼻息,双目微微闭合。

动作2(图13~14):两手屈拇指,握四指,成握固状,置于身体两侧。

动作3(图15):叩齿,9次为1组,做4组,共36次。

动作4(图16~17):叩齿集神后,两手十指交叉,向后抱昆仑(头部后脑)。调息9次后,两手放下,恢复端坐。

要点提示

1.握固之法(图18~20):两手屈拇指,握四指,成握固状。

2.冥心坐,重在于冥心。冥心,非冥想,乃收摄精神,见诸己心。坐是指端坐,脊柱要直,头要正,并不拘泥于双盘、单盘、散盘。

3.叩齿重在集神,神宁则心静。

4.头为人身之巅,喻为“昆仑”。抱昆仑针对心脑,有醒神和安神的功效,可预防头昏沉。

5.导引时机:工作、学习1小时,可用3分钟行握固安神导引方1次,有助于缓解视疲劳、收摄精神、提高专注力。

 
举报收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bjysw168.com/news/show.php?itemid=1736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新闻速递
  • bjysw168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速递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