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少人可能都或多或少、或强或弱受到强迫症的影响和困扰,如何有效减缓、治疗强迫症也一直备受关注。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医学》最新发表一篇神经科学研究论文称,研究发现,将频率调谐到控制学习和奖励选择行为的脑网络活动模式的低频电刺激或能减少人们的强迫行为,效果最长达3个月。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无创、个性化的脑回路疗法具有治疗强迫行为和相关症状的潜力。
强迫症在一般人群中非常普遍,给患者造成了巨大困扰,但可供强迫症患者选择的有效治疗方式少之又少。此前研究曾将强迫行为与过度的习惯学习联系起来,作为强化学习的一个奖励函数。
论文通讯作者、美国波士顿大学罗伯特·莱因哈特(Robert Reinhart)和同事,利用一种无创方法测量了参与一项强化学习任务的124名受试者的脑活动模式,他们用低频电流刺激了受试者眶额皮质内的特定脑网络,发现这种方法可以有效调节奖励引导而非惩罚引导的选择行为。研究发现,5天的慢性刺激可以让强迫行为的减少持续3个月,症状最重的受试者改善最大。
论文作者认为,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的个性化脑调节方式或为受强迫进食、赌博、购物等行为折磨的患者带来长期获益。(完)
同类
专家吁警惕抑郁症认知症状 有这些表现时应留意!
“很多人都知道心情压抑、愉悦感缺乏、兴趣丧失属于抑郁的情感症状;对失眠、头疼、心跳过速、食欲不佳等躯体症状的认识也在慢慢加强,但是认知症状往往容易被患者忽略。” 10日举办的一场在线访谈中,北京回龙观
2024-03-06148
90后养生80后跑步对抗中年焦虑 8成白领关注亚健康
八成白领关注亚健康 996常态加班,刷手机惯性熬夜,数字时代的快节奏,白领人群的健康问题频频报警。“白领健康数据报告”显示,80%的白领人群关注亚健康问题,90后开始花式养生,80后爱跑步对抗中年焦虑。
2024-03-06143
老年人“心病”如何医?
近年来,随着老龄人口不断增多,其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不仅是基本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也正成为一项重要因素。 专家呼吁,全社会应关心和重视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加大对老年
2024-03-06144
消除儿童心理教育的“孤岛效应”
“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怎么办?”“孩子不愿意和我说话怎么办?”“孩子学习没动力怎么办?”……这些积压的一个个“怎么办”,成为无数家长心中最深切的苦恼。 在浙江嘉兴,守护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一直被当作民心
2024-03-06147
遇见焦虑?接纳、适度宣泄、积极应对
“焦虑感一般都来得很突然,大多是在深夜,看着书、刷着朋友圈或是与朋友聊天的某个瞬间,就会突然陷入不安,心率加快,无法继续专注于手中正在做的事,甚至有时候会很想大哭一场。”今年27岁的许潞(化名),是一名
2024-03-0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