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速递首页 新闻速递分类 切换频道

老年人“心病”如何医?

2024-03-06 11:501440

近年来,随着老龄人口不断增多,其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不仅是基本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也正成为一项重要因素。

 

  专家呼吁,全社会应关心和重视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加大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照护力度;丰富养老服务内容,增加心理慰藉等多样化的养老服务。

 

  焦虑、抑郁、强迫症……高龄老人同样是心理健康高危人群

 

  80多岁的陈阿姨入住某养老机构不久,跟两个先住进来、已经是朋友的安阿姨和白阿姨交上了朋友,3人原本相处融洽,而有一天,安阿姨和白阿姨在吃饭,没有叫陈阿姨,陈阿姨知道后就来到安阿姨房间表达了强烈的不满,认为她们不拿自己当朋友。

 

  后来安阿姨、陈阿姨二人在电梯里相遇,感到不快,僵持之下发生了肢体冲突。安阿姨开始辱骂陈阿姨,陈阿姨要求安阿姨当着院长、主管等人的面道歉,却没能如愿。结果竟准备了护腰、脖套和擀面杖,打算第二天一早在安阿姨的必经之路上给她“当头一棒”。为此,陈阿姨还写好了遗书。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副教授梅丽萍介绍,类似这样的情况,在养老院里并不少见,人际关系越来越成为影响养老机构老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生活环境的转换以及被动地从原来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撤离,给老人带来很大的心理冲击。进入新环境,周围的人和生活方式的全然改变必然会引起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感到孤独、渴望被关注,加之身体和心理退化导致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常常引发老年人心理危机。

 

   “从日常在养老机构的观察来看,80%以上的老人或多或少存在焦虑症状。”梅丽萍告诉记者,目前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疑病、强迫以及饮食睡眠障碍、认知障碍、人际敏感、酒精依赖等。对此如果不加以干预,很容易酿成严重后果。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韩布新介绍,中科院心理所等机构的大数据研究表明,高龄老人与青少年群体一样是心理健康高危人群。老年人各种脏器功能减退、免疫力下降以及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再加上慢性疾病、社会资源有限等因素,其精神、心理和躯体健康面临多重压力,都有可能导致心理问题。

 

  无人倾诉致使老年群体心理支援缺位

 

  记者了解到,在导致老年人心理问题的原因当中,孤独是首要因素,此外还包括生活事件的影响,如丧偶、失独、亲友去世、经济拮据、人际关系等。

 

  自从老伴儿去世后,老张彻底“失语”了。上个月一个周末的下午,老张在广场上跟人下棋,回到家时呼唤老伴儿的名字,没人答应,进屋看到老伴儿还在睡觉,仔细一看才发现,老伴儿已经去世了。老张的子女都在国外,一周基本上才通一次电话,现如今老伴儿去世,不说日常生活少了照料,连个说话的人也没了。“没人说话”这件事成了老张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丁志宏通过对10149名高龄老人2018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3.9%的高龄老人无人倾诉,主要由于这部分高龄老人面临丧偶和空巢的双重困境,不仅缺少与家人沟通的机会,闭塞的信息环境又让老人无法向社会求助,导致这部分老人处于“失语”的状态。

 

  丁志宏认为,针对老人倾诉无门的问题,需要政府通过政策、法律、文化等承担起对高龄老人精神需求的支持责任;构建好高龄老人精神需求的家庭支持系统,将“重物质、轻精神”的养老观念转换为物质、精神并重,实现高龄老人物质保障与精神满足的有机结合。

 

  丁志宏说,如果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孤独、苦闷、寂寞心理,加速老年人生理、心理衰老,甚至会诱发抑郁症、老年痴呆和其他精神、心理疾病,严重的还可能使人采取极端方式。而高龄老人在被照顾的同时,社会参与更少,他们的精神需求会更多更高。

 

  建立“适老化”家庭和社区势在必行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如何“适老化”正成为每个家庭、社区乃至全社会面临的挑战。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作为易感人群的老年群体,其心理健康也受到一定影响。

 

  韩布新认为,信息时代“新留守”和疫情带给老年人技术和物理的“双重隔离”,但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有效提高了老年人照护的质量和管理,如不断更新换代的可穿戴式装备、远程医疗以及传感器等。因此,可通过解决因技术带来的隔离,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维护与促进,达到主动健康管理。

 

  首厚养老客服中心总监程华认为,应在全社会宣传和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让老年人同样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其次,应该帮助老年人学习,为老人提供相应的教育服务和产品,帮助他们形成自主改变的意识,从而缩小与信息化、现代化社会之间的“鸿沟”。

 

   “精神慰藉是解决老年人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授刘均娥说,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板块应放在如何走入老人内心、解决老人心理问题。

 

  刘均娥说,社区要在满足高龄老人精神需求上有所作为,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娱乐活动,在高龄老人之间形成一个互帮互助、互相沟通的社会关系网络;对于能生活自理的高龄老人,可举办太极拳、书画比赛等;对于不能自理的高龄老人,可发展一些室内休闲活动。此外,还可开通心理热线,把建立年龄友好型社会落到实处,建立“适老化”家庭和“适老化”社区。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同类
专家吁警惕抑郁症认知症状 有这些表现时应留意!
“很多人都知道心情压抑、愉悦感缺乏、兴趣丧失属于抑郁的情感症状;对失眠、头疼、心跳过速、食欲不佳等躯体症状的认识也在慢慢加强,但是认知症状往往容易被患者忽略。”  10日举办的一场在线访谈中,北京回龙观

2024-03-06148

90后养生80后跑步对抗中年焦虑 8成白领关注亚健康
 八成白领关注亚健康  996常态加班,刷手机惯性熬夜,数字时代的快节奏,白领人群的健康问题频频报警。“白领健康数据报告”显示,80%的白领人群关注亚健康问题,90后开始花式养生,80后爱跑步对抗中年焦虑。  

2024-03-06143

消除儿童心理教育的“孤岛效应”
“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怎么办?”“孩子不愿意和我说话怎么办?”“孩子学习没动力怎么办?”……这些积压的一个个“怎么办”,成为无数家长心中最深切的苦恼。  在浙江嘉兴,守护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一直被当作民心

2024-03-06147

遇见焦虑?接纳、适度宣泄、积极应对
“焦虑感一般都来得很突然,大多是在深夜,看着书、刷着朋友圈或是与朋友聊天的某个瞬间,就会突然陷入不安,心率加快,无法继续专注于手中正在做的事,甚至有时候会很想大哭一场。”今年27岁的许潞(化名),是一名

2024-03-06124

节日扎堆到,如何让亲子关系更“近乎”?
 年末,各种节日扎堆来到。儿童心理专家提醒,过节也别忘了跟家庭小成员多沟通,特别是那些开始有了独立、距离意识的前青春期孩子,家长要理性引导和帮助他们度过这段“成长的烦恼”,用沟通技巧让亲子关系更近乎。

2024-03-06129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