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速递首页 新闻速递分类 切换频道

专家吁警惕抑郁症认知症状 有这些表现时应留意!

2024-03-06 11:511480

“很多人都知道心情压抑、愉悦感缺乏、兴趣丧失属于抑郁的情感症状;对失眠、头疼、心跳过速、食欲不佳等躯体症状的认识也在慢慢加强,但是认知症状往往容易被患者忽略。”

 

  10日举办的一场在线访谈中,北京回龙观医院党委书记杨甫德强调,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力下降、记忆力下降等可能是抑郁症的认知症状表现,应当引起患者重视。

 

  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来临之际,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联合主办,京东健康协办,灵北中国支持的“精神健康 人民安康——2020世界精神卫生日绿丝带主题科普活动”启动。

 

  当天,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北京回龙观医院党委书记杨甫德通过在线访谈就新冠疫情常态化下,民众如何保持精神心理健康进行解答,抑郁症的早期识别与治疗话题也成为专家关注焦点。

 

  与会专家介绍,抑郁症是抑郁障碍的一种典型状况,是包含情感、躯体和认知症状在内的多维障碍。

 

  杨甫德表示,抑郁症有三大类主要症状,第一个是核心症状,表现为心情低落、动力不强、兴趣丧失等;第二个是躯体症状,包括失眠、头疼、心跳过速、食欲不佳等;第三个症状是认知症状,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力下降、记忆力下降等。

 

  他提醒,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2周以上,就要警惕患有抑郁症的可能。这时如果工作、学习、生活也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应及早前往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专科门诊进行正规诊疗。同时,要警惕抑郁症的认知症状对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

 

   “很多人都知道心情压抑、愉悦感缺乏、兴趣丧失属于抑郁的情感症状;对失眠、头疼、心跳过速、食欲不佳等躯体症状的认识也在慢慢加强,但是认知症状往往容易被患者忽略。且认知症状可早于抑郁症的其他症状出现,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他说。

 

  在陆林看来,抑郁症是可治的疾病,它和许多躯体疾病是一样的,在得到有效治疗后,可以缓解和康复,可以恢复病前的家庭功能与工作职能。

 

  他特别强调,“抑郁症的治疗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消除症状,避免复发,还要让患者能够恢复社会功能,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药物,更需要关怀和陪伴,周围的人对患者正确的理解和对待也很重要。”

 

  据陆林介绍,大部分药物是安全的。一些人会因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而拒绝服药,其实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有很多种,大多数药物的副作用可控,医生会根据患者个人情况为其选择最合适的药物,所以一定要听从专科医生的建议。

 

  专家强调,如果治疗痊愈后,患者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坚持适当锻炼、睡眠充足,降低复发的可能。(完)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同类
90后养生80后跑步对抗中年焦虑 8成白领关注亚健康
 八成白领关注亚健康  996常态加班,刷手机惯性熬夜,数字时代的快节奏,白领人群的健康问题频频报警。“白领健康数据报告”显示,80%的白领人群关注亚健康问题,90后开始花式养生,80后爱跑步对抗中年焦虑。  

2024-03-06143

老年人“心病”如何医?
近年来,随着老龄人口不断增多,其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不仅是基本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也正成为一项重要因素。  专家呼吁,全社会应关心和重视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加大对老年

2024-03-06144

消除儿童心理教育的“孤岛效应”
“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怎么办?”“孩子不愿意和我说话怎么办?”“孩子学习没动力怎么办?”……这些积压的一个个“怎么办”,成为无数家长心中最深切的苦恼。  在浙江嘉兴,守护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一直被当作民心

2024-03-06147

遇见焦虑?接纳、适度宣泄、积极应对
“焦虑感一般都来得很突然,大多是在深夜,看着书、刷着朋友圈或是与朋友聊天的某个瞬间,就会突然陷入不安,心率加快,无法继续专注于手中正在做的事,甚至有时候会很想大哭一场。”今年27岁的许潞(化名),是一名

2024-03-06124

节日扎堆到,如何让亲子关系更“近乎”?
 年末,各种节日扎堆来到。儿童心理专家提醒,过节也别忘了跟家庭小成员多沟通,特别是那些开始有了独立、距离意识的前青春期孩子,家长要理性引导和帮助他们度过这段“成长的烦恼”,用沟通技巧让亲子关系更近乎。

2024-03-06129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