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速递首页 新闻速递分类 切换频道

每逢佳节胖三斤?专家说,科学减重有诀窍

2024-02-22 10:34760

春节假期后,有些朋友可能发现自己长胖了,于是开始寻找减肥的办法,制定减肥计划。那什么情况下需要减肥?怎样才能科学有效地减肥呢?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什么情况下需要减肥?怎样判断自己是不是肥胖呢?医学上一般使用体重指数进行衡量,是基于身高和体重而计算出的指标。体重指数等于(=)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得出的数字。例如一位女性体重60公斤,身高1.60米,她的体重指数是23.44。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罗樱樱介绍说,体重指数如果要是超过24,就认为是超重,超过28就认为是肥胖。除了这样单一的指标之外,也要看是不是合并有一些肥胖相关的疾病,高血糖、高血压或者说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脂肪肝等,要是合并了这些肥胖相关的并发症时,提示我们更应该减重了。

 

  专家提醒,体重超标的患者,可能不是单纯性肥胖,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疾病都可能导致肥胖。减肥前,患者应到医院对身体状况进行评估。

 

  另外,专家认为,减肥应当适度,并不是减得越快越好,越瘦越好。

 

  罗樱樱主任说:“如果脂肪过少了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像身体有一些脂溶性维生素,这些维生素是溶解在脂肪里的,要是过瘦了,可能也会带来这种维生素缺乏。体重指数这个指标在18.5—24之间,我们认为是一个合理的范围。”

 

  专家:用药非“躺瘦” 生活方式干预是关键

 

  有些人会自行利用降糖药进行减肥,专家提醒,降糖药是处方药,绕过了医生的诊断,滥用处方药,存在着相应的健康风险。

 

  专家提醒,有些因为疾病导致的肥胖,例如激素分泌异常导致的向心型肥胖等,如果不纠正导致肥胖发生的疾病而盲目用药,那么不仅达不到减肥效果,可能还会适得其反,延误原发疾病的诊治。

 

  在用药物减重的过程中,要注意药物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肥胖患者不要随意自行用药。

 

  吃素或不吃主食减肥靠谱吗?

 

  生活中一些人会通过吃素或不吃主食的方法来减肥,这种方式靠谱吗?来听专家的解答。

 

  常见的主食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和淀粉,摄入后经过消化会转化为热量,过量摄入主食就会导致脂肪在体内堆积从而出现肥胖,适量吃主食不会发胖。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和脂肪一样,是人体所需的三大营养素之一,长期不吃或少吃碳水化合物容易引发低血糖、肠道功能异常、记忆力下降、失眠等症状。

 

  除了不吃主食,还有许多人提倡吃素。其实,清淡饮食不等于只吃素食不吃肉。不吃肉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肌肉衰减、骨质疏松、记忆力衰退等症状。应坚持以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

 

  另外,专家提醒,有规律的运动加上健康的饮食才是减肥的关键。即使每天运动几个小时,但只要多喝两瓶碳酸饮料或吃几块蛋糕,辛辛苦苦得来的减肥成果便会大打折扣。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同类
专家吁警惕抑郁症认知症状 有这些表现时应留意!
“很多人都知道心情压抑、愉悦感缺乏、兴趣丧失属于抑郁的情感症状;对失眠、头疼、心跳过速、食欲不佳等躯体症状的认识也在慢慢加强,但是认知症状往往容易被患者忽略。”  10日举办的一场在线访谈中,北京回龙观

2024-03-06148

90后养生80后跑步对抗中年焦虑 8成白领关注亚健康
 八成白领关注亚健康  996常态加班,刷手机惯性熬夜,数字时代的快节奏,白领人群的健康问题频频报警。“白领健康数据报告”显示,80%的白领人群关注亚健康问题,90后开始花式养生,80后爱跑步对抗中年焦虑。  

2024-03-06143

老年人“心病”如何医?
近年来,随着老龄人口不断增多,其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不仅是基本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也正成为一项重要因素。  专家呼吁,全社会应关心和重视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加大对老年

2024-03-06144

消除儿童心理教育的“孤岛效应”
“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怎么办?”“孩子不愿意和我说话怎么办?”“孩子学习没动力怎么办?”……这些积压的一个个“怎么办”,成为无数家长心中最深切的苦恼。  在浙江嘉兴,守护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一直被当作民心

2024-03-06147

遇见焦虑?接纳、适度宣泄、积极应对
“焦虑感一般都来得很突然,大多是在深夜,看着书、刷着朋友圈或是与朋友聊天的某个瞬间,就会突然陷入不安,心率加快,无法继续专注于手中正在做的事,甚至有时候会很想大哭一场。”今年27岁的许潞(化名),是一名

2024-03-06124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