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先天资质和后天生活习惯因素导致人体在形质、功能、心理上存在着各自的特殊性,这种生理上的身心特性便称之体质。
体质影响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以及发病过程中疾病发展的倾向性,进而还影响治疗效果,从而使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带有明显的特异性。
体质问题有助于分析疾病,对诊断、治疗、预防及养生均有重要意义。体质的个体化调养方案,包括起居调养、药膳食疗、情志调节、动静养生和经络按摩保健等。
体质分型基本分为平和质、气虚质、湿热质、阴虚质、气郁质、血瘀质、阳虚质、痰湿质、特禀质。其中痰湿体质者不断增加,故重点探讨。平和质无特殊规律、特禀质多是过敏体质,故不以研究。
1、气虚质的概念与对应人群
气虚质体形胖瘦均有,瘦人为多。毛发不华,面色偏黄或晄白,肤色黄,目光少神,鼻色淡黄,口淡,唇色少华,肢体容易疲乏无力,寒热耐受力差、尤不耐寒。
脉象虚缓,舌淡红、边有齿痕,性格一般喜静懒言,食减不化,或喜食甜食。大便正常或有便秘,但不干结,或大便不成形。便后仍觉未尽,小便正常或偏多。
2、气虚质的养生原则
补气养气,因肺主一身之气,肾藏元气,脾胃为“气生化之源”,故脾、胃、肺、肾皆当温补。尤以补脾健脾为主。
3、气虚质的饮食养生
气虚体质,膳食益气,有助于发生胃气,助消化,使气血生化有源。补气用鲜生药;补血用龙眼肉;补心用莲子肉(去心);补肝肾用枸杞子;补脾用大枣(如腹满勿用大枣);补肺用百合;补肾健脑用核桃仁;利湿健脾用薏苡仁、冬瓜仁;行气化痰用山楂;养阴润燥用黑芝麻、柏子仁;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少佐陈皮;气血双调,五脏兼顾。
注意尽量少吃油炸食物,少喝汤水,避免给本已虚弱的内脏太大压力。可常食粳米、糯米、小米、黄米、大麦、山药、粕米、莜麦、马铃薯、大枣、胡萝卜、香菇、豆腐、鸡肉等。
4、气虚质的精神养生
因为“喜则伤心”“心气虚则悲”,故气虚质应避免大喜大悲、忧思过度,遇事不浮躁,办事不过劳。
1、湿热质的概念与对应人群
形体偏胖或偏瘦,平素面垢油光,易生座疮粉刺,容易口苦、口干、身重困倦。体偏胖或偏瘦,心烦懈怠,眼睛红赤等。长期居住湿地,或长期饮酒的人也多数是湿热体质。一般来讲湿热体质越明显,就越暴躁易怒。
2、湿热质的养生原则
疏肝利胆,清热祛湿。最好方法是保持情绪畅达,增加身体柔韧性。饮食肥甘厚腻、嗜烟酒、熬夜最易生湿热,务必戒之。
3、湿热质的饮食养生
在饮食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这是预防湿热的关键。
尽量不吃辛辣油炸食物,尽量少吃一些大热大补的食物,比如辣椒、生姜、大蒜等。牛肉、羊肉、酒等湿热食物也要少吃。宜食用清化利湿食品,如薏苡仁、莲子、茯苓、红小豆、蚕豆、绿豆、鸭肉、鲫鱼、冬瓜、丝瓜、葫芦、苦瓜、黄瓜、西瓜、白菜、芹菜、卷心菜、莲藕、空心菜等。而且多吃富含膳食纤维果蔬,能助保持大小便通畅、防止湿热郁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