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速递首页 新闻速递分类 切换频道

“50+”、慢性病、免疫性疾病 关注带状疱疹三类高风险人群

2024-03-01 16:011340

“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病毒会潜伏在人体内,并刺激机体产生较高的带状疱疹细胞免疫能力。当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下降达到了带状疱疹细胞免疫的阈值以下时,就容易发生带状疱疹。”谈及带状疱疹的发病机制,中华预防医学会老年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医院老年医学部主任医师齐海梅日前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有如上介绍。

 

  “深刻认知带疱风险,全面提高预防意识”媒体沟通会25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协会代表就带状疱疹的疾病负担、高风险人群、疾病预防和管理等重点话题展开探讨。多位专家均谈到,5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病患者、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是带状疱疹的三类高风险人群,呼吁提高公众尤其是高风险人群对该疾病风险的认知,做好疫苗接种等预防工作。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带状疱疹和水痘皆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儿童时期感染后,通常会引发水痘,痊愈后病毒仍潜伏在体内。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功能逐渐下降,病毒会再次激活并引发带状疱疹。

 

  当天会议公布的《中老年人带状疱疹疾病和预防认知调研》结果显示,在参与调研的人群中,85.7%的中老年人知晓带状疱疹这种疾病,但不认为自己会患病。对带状疱疹的发病原因也存在两个认知误区,即“得过一次带状疱疹就不会再得了”以及“得过水痘就不会得带状疱疹”。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皮肤科主任崔勇介绍说,90%以上的成人体内都潜伏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约三分之一的人一生中至少罹患一次带状疱疹,而50岁以上人群为易发人群,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更严重。普通中老年人群需要警惕带状疱疹的发病风险。

 

  慢性病患者也是带状疱疹的高风险人群。“慢性病离带状疱疹更近。”齐海梅表示,与健康人群相比,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增加了24%至41%,还有可能导致原有慢性病加重,出现临床不良健康结局甚至增加死亡风险,同时增加了医疗负担。

 

  此外,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也是带状疱疹的主要高风险人群之一。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曾小峰表示,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防御功能降低,罹患感染,如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等的风险高于健康人群。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在治疗时会使用激素、JAK抑制剂等,也会使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变得活跃。同时,红斑狼疮患者罹患带状疱疹后,还会显著增加狼疮疾病的活动度。

 

  从上述认知调研的结果来看,56.7%的高风险人群认为带状疱疹与自己的生活相距较远,超半数的高风险人群对带状疱疹的危害认识不足。

 

  疼痛是带状疱疹的主要症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该病的常见并发症。崔勇指出,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特别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会对中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曾有患者遇到穿衣服刺痛,睡觉时只能保持一种姿势等情况,还有少数患者疼痛时间超过20年,甚至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对患者本人和家人都是一种长期负担。

 

  齐海梅在会前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也指出,在门诊中,慢性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后会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带来不良预后,增加死亡风险。对于带状疱疹,一是可以通过调整作息、营养均衡等方式进行预防,接种疫苗也是预防带状疱疹的较好方式;二是发病后要尽早就医、积极治疗,防止或减少并发症,减轻疼痛程度,尽早恢复健康。

 

  曾小峰也谈到,目前我国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已超过8000万人,红斑狼疮患者更容易遭受带状疱疹的侵袭。与其他国家红斑狼疮患者多死于疾病本身的情况不同,据国内近20年的临床死亡率原因排名显示,长期位居我国狼疮死亡原因第一的是各种感染。“因此,加强高风险人群对常见感染性疾病,如带状疱疹等的积极预防和管理尤为重要。”

 

  带状疱疹可以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助理、预防保健科科长陈秋萍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综合考虑自身身体状况,重点把握疫苗的适用年龄、保护效力、禁忌证这三个“关键词”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疫苗。老年人首先要关注适合自己年龄的疫苗进行接种。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疾病患者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可以接种灭活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慢性病处于稳定期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接种疫苗;如果慢性病处于急性期,则需暂缓接种疫苗。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同类
报告:中国减盐健康水平不断向好发展
15日发布的《新华·中盐减盐健康指数报告(2022)》显示,中国减盐健康水平不断向好发展,居民对健康减盐的认知度与认可度逐步提高。  报告称,中国高度重视减盐健康工作,减盐行动是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03-01140

谨防消化道出血 专家提示佳节注意科学饮食
春节期间,两位患者因上消化道大出血先后来到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就诊。其中病情较重的一位血红蛋白浓度提示重度贫血,血压偏低,已出现失血性休克症状。在急诊医学科、麻醉科和重症医学科人员通力配合下,快

2024-03-01128

专家提示:营养搭配好,还要饮食习惯好
 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根据教育部的最新统计数据,目前我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1亿多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几千万人。如何确保孩子们营养合理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成为很多家长们的一大焦虑。  部分儿童

2024-03-01143

全民营养周:老年人如何才能吃出健康
5月15日至21日是第九届全民营养周,主题为“合理膳食,食养是良医”。近年来,我国多地陆续开设“老年餐桌”,老年人在营养摄入方面得到一定优化,但仍有不少老年人认为“千金难买老来瘦”,也有不少老年人沿用“油

2024-03-01131

专家提示:荔枝虽美味 过量食用易患“荔枝病”
 正值荔枝季,这种清香甜美的水果广受人们喜爱。宋代苏轼曾作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但专家提示,荔枝虽美味,却不宜贪多,过量食用易患“荔枝病”。  家住沈阳市的赵毅一次性吃了一大包荔枝后,

2024-03-01142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