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财经大学一名女大学生在集体慢跑时,跑出200多米后突然倒地,经一系列紧急抢救无效后死亡。消息一经发出,引发全网关注。
近几年,类似这样的新闻并不少见,那么,发生类似情况时普通民众应该如何处置?对此,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神经内科3病区主任陈晨表示,猝死在全世界的发病率很高,应普及心肺复苏、公共场所加装AEDs(体外除颤器)。
什么是猝死?
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猝死是指平素身体健康,或者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原因而突然死亡。
陈晨表示,猝死主要分为心源性、肺源性、脑源性等几大类,发生猝死也并不是毫无征兆的,当患有一定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再加上过度劳累、长期熬夜,以及大喜大悲等各种应激状态时,都有可能诱发猝死。
发生猝死时如何施救?
陈晨表示,猝死急救的黄金时间是4分钟,这一时间内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并采取有效措施,大约一半的人能得救。除了心肺复苏等急救方式,AED的有效使用,也能挽救猝死患者。
“作为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的一员,一直以来我都告诉大家,我们每个人一定要掌握和学会心肺复苏的相关急救知识和操作,以及AED体外除颤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万一遇到紧急情况,可及时对身边人施以援手,帮助挽回宝贵的生命。”据了解,当前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陈晨表示,对公众进行心肺复苏规范培训刻不容缓。
值得注意的是,心源性猝死不仅常见于各种心血管疾病患者,也可能发生在看似“健康”的普通人身上。因此,有猝死家族史的人、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患者这三类人群,都需要重点预防心源性猝死。
此外,陈晨建议,无论有无病史,成年人都应定期检查,对于患有冠心病、肥厚型心肌病或者遗传性疾病的患者,尤其是有猝死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接受冠脉CT、心肌核素扫描、动态心电图等针对性检查,通过更专业的手段,及早发现高危诱因。
同类
如何科学备战马拉松?
马拉松虽好,但作为一项体力消耗巨大且磨练人意志的运动,奔跑时一定要科学进行,避免意外发生。循序渐进锻炼想跑马拉松或参加马拉松比赛,一定要经过循序渐进的练习过程。一般建议从短距离慢跑开始,如3~5公里。在
2022-11-25600
散步锻炼“不放松”,健身就是无用功
绝大多数职场人士可能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说是散步有时候其实脑神经还绷得很紧很紧,这也是现代人的通病,人人生活在网络空间里,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加速,各种有形无形压力山大,即使散步时可能也反复想今天干好了什么
2022-11-25575
生命在于“动” “体脑”要并重
“生命在于运动”是句脍炙人口的话,最早提出它的是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差不多同时期,在我国也产生了类似的积极养生观。战国时期吕不韦在《吕氏春秋》中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以
2022-11-25361
呼吸训练加快新冠肺炎后康复
众所周知,肺系疾病治愈后都会对人体呼吸系统产生一定负面影响,需要一定时间恢复。因此,此次治愈后的新冠肺炎患者在康复期间,可以进行积极有效的呼吸康复训练,加快自我康复,尽快回归日常的生活中去。下面,介绍
2022-11-25542
“接地气”的养生方法:提肛运动
说到中医养生,很多人脑海中就会蹦出诸如“天人合一”“阴阳术数”之类的中医养生术语,好像辟秽驱病、益寿延年唯有像仙人那样“饮上池之水,啖松间云雾”方能奏效。其实不然,养生实际上也可以很“接地气”。今天就
2022-11-25254